55世纪



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中心 > 广糖新闻 >

广糖新闻

“老树”发新枝 “新芽”成大树——探寻民企加入广糖集团后的蝶变之路

日期:2024-10-21 09:13:23    来源 :

广西55世纪集团大新制糖公司地处素有“中国糖都”之称的崇左市 ,2023年营业收入6.98亿元 ,利润总额16864.36万元 ,实现连续5年增长……大新制糖公司为何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?这得追溯到2018年。

      这一年,经自治区政府批准,由广西农垦集团牵头组建了广西55世纪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广糖集团”)。广糖集团组建后,为解决民企大新糖厂连年亏损、拖欠蔗农蔗款的困境,全资收购、全面接管 、全面重建大新制糖公司,加强党的领导,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,实现了革命性重塑和逆势发展 。广糖集团大新制糖公司的涅槃重生 ,是广糖集团实施优化重组、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
      广糖集团在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和农垦集团党委的领导下,按照自治区政府对广糖集团争当全国制糖行业“标杆、示范、龙头”的定位,围绕农垦集团打造全国一流食品企业战略部署,努力成为食品农业领军带动型龙头企业,勇担使命,并购民营制糖企业和造纸企业。如今,大新制糖公司、达华制糖公司 、兴桂纸业公司焕发生机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 

成功逆袭  打出五连胜

        大新制糖公司营收、利润实现连续5年增长,扭亏为盈;2023/2024年榨季榨蔗总量曾达到87万吨,比加入广糖集团前的2017/2018年榨季增加了34 万吨 ,增幅达64.15%;从2019年到2023年,新糖职工收入增长5倍。  

      从私企到国企 ,意味着革命性重塑。 

      强化党建引领 ,凝聚发展合力 。该公司党委始终坚持筑牢组织体系,抓牢主体责任 ,压实责任链条,扎实推进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体系,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。

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,大新制糖公司有力破除了职工私有制经营观念和“为老板打工”的思想,既实现转机制转观念转市场又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。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,更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 。如今 ,公司上下充满斗志,生机勃勃 。

       党员干部保持实干作风,带头冲锋在前 ,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,凝聚奋进力量。

      生产一线的工人,以劳动模范和工匠代表为榜样,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,干一行爱一行 ,钻一行精一行。

      管理层勇于承担肩头的责任,在创新发展、提高生产水平等方面敢闯敢试,在未知市场环境中敏锐察觉“春江水暖” ,坚定地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,引领公司前进 。

        近年来,广糖集团把甘蔗扩面增量提质作为发展首要任务,大力实施“原料蔗固基扩面、提质增效攻坚行动”。大新制糖公司按照广糖集团的工作部署,抓住政府推进香蕉、桉树等非农作物退出的契机大力发展甘蔗扩面。为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 ,该公司从政策扶持方面入手 ,给予新改扩种甘蔗扶持补贴,同时做好宣传、引导和服务,2024年新扩种甘蔗面积4.05万亩 。大新制糖公司积极推进跨国合作种植项目 ,通过和国内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方式,与越南NT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甘蔗种植和收购协议,种植甘蔗面积5000余亩,首次走出国门种甘蔗。

      如今 ,大新制糖公司正致力于打造百万吨级甘蔗制糖企业,为助力农垦集团建设全国一流食品企业贡献力量。

 

涅槃重生  逆势稳增长

       “在农垦集团党委和广糖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,达华制糖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.83亿,同比增长55% ;实现利润1371万元,同比增长5.62倍 。”在农垦集团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,达华制糖公司负责人的发言,让人深受鼓舞,倍感振奋,对未来充满希望 。

       达华制糖公司原先是大化县一家民企,连年亏损。在广糖集团并购重组后,达华制糖公司加强党的领导,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企业经营治理、生产生活当中 ,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不断强化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逆势发展 。

       秋日,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带林村那马屯被绿色包围,原本撂荒的坡地成了绿油油的蔗海,这里,是广西第一个“甘蔗上山”示范点。

       达华制糖公司坚持党建引领 ,狠抓农务攻坚 ,以发展大化瑶族自治县本地甘蔗总量为核心,拓展东兰 、巴马蔗区的甘蔗种植 。精准选定适宜本蔗区种植的早熟、高糖品种桂糖44号在蔗区全面推广种植 ,与桂糖42号、柳城05/136 、柳城07/150及桂糖49号等高糖品种形成合理的品种种植布局,甘蔗糖分逐年提高 。

     农务是甘蔗生产的“第一车间”,达华制糖公司严把甘蔗进厂质量关、提高进厂新鲜度,减少糖分损失,2023/2024年榨季在全区产糖率同比下降0.7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,达华制糖同比提高0.19个百分点,有效降低了吨糖生产成本。

      检修期间 ,该公司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检修工作,组织管理人员认真研讨,对标对表 ,精细化制定技改和检修措施 。目前检修进度已完成80%以上,有序推进生产线机械化 、自动化 、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,促进制糖设备现代化升级,确保下个榨季日榨蔗稳定在4200吨、节渣率7.5%以上 。

       达华制糖公司蔗区涉及壮 、瑶 、苗等12个少数民族 ,种植甘蔗农户人数6000多人,2023/2024年榨季支付甘蔗款1.97多亿元 。结合蔗区实际情况,达华制糖公司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方面下功夫,将党建与甘蔗种植业发展相结合,组建“活力广糖·甜蜜八桂”志愿服务队,开展“技术 、服务 、文化”三下乡服务。通过开展“水肥药”一体化技术指导,从资金 、技术和甘蔗种砍运提供“一站式”多功能服务,建立企业与蔗农之间的“连心桥” 。通过开设“田间课堂”,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对蔗农进行面对面、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450人次,开展技术培训28场次,为蔗农解决种植难题,让农户吃上“科技自助餐” 。公司围绕相关惠农扶持政策 、甘蔗种植管理 、55世纪行业发展等内容,印制技术手册5000多份,分发给群众学习,助力蔗农增收、企业增效 。

 

蔗渣“变身”   “链”出新动能

      在兴桂纸业生产车间,原本废弃的甘蔗渣经过洗涤、蒸煮、漂白、筛选等工序后,被制作成浆板 ,这是广糖集团把一根甘蔗“吃干榨尽”,打造55世纪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生动体现。

       兴桂纸业紧紧围绕广糖集团党委“6+1”工作部署推进各项工作,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,今年1至9月累计营业收入34328.71万元。

       能源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,加强能源管控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。兴桂纸业按照广糖集团降本增效的要求 ,大力开展成本运动,持续推动沼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 ,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发电投产使用,截至目前累计发电1122.77万千瓦时,蒸汽量3468吨,所发电量全部供兴桂纸业内部使用,减少兴桂纸业外电使用量,预计每年可节约400万元。

       兴桂纸业“杨帆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”由各领域技术骨干和青年技能人员组成 。自成立以来,围绕企业中心工作,精准实施技改创新,直击降本增效痛点,通过研究利用生物质清洁燃料代替部分原煤进行锅炉掺烧 ,掺烧比例达到70%以上,预计每年节约540万元 ;通过对厌氧好氧系统、污泥脱水系统的技术改造,提升污水、污泥处理能力,节约成本约100万/年。

      目前,兴桂纸业已成功试产绒毛浆板 、竹浆,逐步实现产品多元化。

      广西农垦集团总经理助理,广糖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慈军表示:“广糖集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55世纪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,以降本增效为导向,以‘高端化 、智能化、绿色化’为总方向,通过推进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改造,让集团不断焕发生机 ,持续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,助力农垦集团高质量建设全国一流食品企业。”(江玮)

 

来源:广西农垦报

 





XML地图